大团队小团队,大目标小目标
本次团建活动更像是一次体验式培训,收获最大的两个活动项目是“团队七巧板”和“旱地冰壶”,引发了我对“团队”的思考。
“团队七巧板”活动中,7 个小组、40 多个团队成员,最终未能完成整体团队目标。“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方向目标不明确。7 个小组在未明确 1000 分的目标任务属于大团队还是小团队情况下,带着小组间 PK 的惯性思维,展开了比拼。工作中也一样,目标不明确、方向不正确,就会导致越忙越乱、越做越错。
二是,同频协作不到位。存在“本位主义”思维,各个小组之间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合作,但是由于互相之间“有竞争、有防范、不信任”,只盯着自己的任务书,各个小组之间就不会去深度同频协同,殊不知最快的方式是全体合作起来“1+1>2”,快速复制成功案例,知己知彼、同频协作、互相赋能,才能做大“蛋糕”。
“旱地冰壶”活动中,四个团队都经历了从不会到会、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的历练。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必须投掷冰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如何将短板的影响降到最低,把长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是在这个游戏中需要做好的团队工作。首先是必须相信每一位成员,力气较小的女同志从推不动冰壶到变为频频投出边界的“女汉子”,正是因为受到了团队信任、得到了锻炼机会、感受了团队力量。其次是必须做好“排兵布阵”,就像“田忌赛马”一样,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至关重要,这就是大家普遍提到的“战术”。
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又何尝不是一个大团队创业、小团队合作的过程。把产业做大、做优、做强,这是大家共同的大目标;每个市场主体也有要做大、做优、做强的小目标。研究院、人才集团、人才有价、创投、基金、知识产权,既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又是平台大团队的一员。在实践中,各个市场主体到全国各地去推广过程中,应加强互联互通、协同配合,为客户提供人力资本产业的“一揽子”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更好服务的同时,“蛋糕”也在做大,各个主体“收益”也会更大。
通讯员:马光健
(该文获团建征文比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