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企业人力资本定价

2022-09-23
来源:

李海峥.jpg

我主要是从维国局长讲的大方面之下,具体到科创企业如何实施定价的问题上,把人力资本加入科创企业定价的具体环节进行讨论。我们长期做理论研究,研究人力资本,在以前觉得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济南人力资本研究院从思想上把这个理论问题推向了真正的实践问题,所以这几年济南在这个领域走得非常前列,甚至国外也没有明确提出人才定价,特别是对企业进行定价。从理论上来讲,这是改革人力资本的普遍问题,是可以进行操控、并且推进市场化、直接进入政策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基于以前在一起合作工作的经验,现在济南这方面已经从成员个体的定价上升到了科创企业定价。所以根据刚才维国局长系统的介绍,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创企业评估是基于知识产权、技术等传统的定价方式,基本是相当于一个项目评估,比如一个技术,要把它生产出来,要把它投向市场,它将来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后续风险投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传统的定价方式中缺少了一个环节,就是科创企业运行过程中人的问题,也就是人力资本在这里面是被忽略的,目前基本是按照项目定价、市场价值来进行估价。但是为什么传统的做法到现在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或者需要改进呢?这是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政策上来看,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对于未来的成功和未来的市场价值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科创企业中,把人的因素放进来,使人力资本科创企业的评估以及科创企业价值的评估相结合,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在项目评估操作中,都会间接考虑到人的因素,但是将人的因素定量化后直接作为项目评估价值的一部分,一直没有相关探索,也没有很好的方法。因此在这个方面,人力资本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第二,为什么人力资本对一个科创企业非常重要呢?首先是对于技术成果,任何技术,任何专利,在推向市场研发过程中,一定是有风险的。在不同的人力资本和团队的操作下,风险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技术本身的风险,需要由人力资本支撑。其次是经营和运行的风险,不同人力资本的组合决定科创团队的运行方式,这个运行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创企业未来的成果,在科创团队里不同人力资本的组合,不同技能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替代,都会从经营的角度影响科创企业价值的评估,这是人力资本重要性的第二方面。最后就是市场风险,当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在它推向市场的时候,仍然有很多风险,同样取决于科创企业人力资本的状况。同样的产品,有些人力资本的组合就能使得科创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有些产品出来后到了市场就死掉了。因此从技术本身、经营和市场角度来看,都离不开人力资本、技术和项目专利的具体结合,传统评估在这一部分有很大的缺陷。因此,当把人力资本结合到传统的项目评估和风险评估以后,就能更好评估一个项目,一个科创团队,一个科创企业的未来价值,能够提供一个更准确的、更科学的解决方法,这也是为什么人力资本的评估在科创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在我们意识到存在问题之后,如何解决人力资本在科创企业的评估问题。刚才我们讲的是必要性、创新性和对传统的突破性。如何具体实现人才与科创企业结合评估,这其实是刚才维国局长讲的,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那我们怎样来具体实现。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从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尽管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理论,包括这里面牵扯到了很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科创团队构成,一个团队是由很多人组成,我们把一个科创团队抽象出来,一定有总负责的CEO,会有一个负责财务的CFO,或者还有一个负责技术CTO,这些工作可以由一个人负责,也可以分摊在不同的部门,由不同的人共同承担。这里一个重要的核心是在脱离具体企业现状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般性的技术框架和一般性的理论模型,这是一种抽象方法。所以如何对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就牵扯到它的评估并不是过去的价值,而是他未来能创造什么价值,也就是对未来潜在价值评估的问题。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讲,牵扯到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包括升迁、培训、工作学习、未来发展等等,因此对个人身价的评估将是科创企业人力资本评估的基础。但是又不能用已有的个人评价的人力资本模型,因为他是一个企业+团队,不仅是个体找一份工作,在这个工作中创造价值、不断升迁,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问题,还是个体在这个企业中的创业性问题。这里面牵扯到个人对企业家的性质,同时又有很多分工,所以当我们把已有的对个体人力资本定价用到科创团队的时候,第一个就需要改进个体定价模型,让它从科创企业这样一种现实的个人经历和未来可能发展来讨论,因为他不是一个人找一份工作,在一份工作上取得价值,而是和企业的发展共同存在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基本在三年内能够存活的概率不超过50%,所以这里企业所带来的风险和个人人力资本的风险是一个内生性问题,人力资本的发展可以减少企业风险,但是企业本身的风险又会增加人力资本个体定价的风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现在最缺失的还是相应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有些可以参考国外的数据,有些可以通过科创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参考,甚至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数据库。

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团队,科创企业主要是依靠团队,当我们对个体的人力资本价值进行评估之后,如何把这些个人加总起来形成团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相互替代和互补的关系。如何加总在经济学当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于科创企业,将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本全部加总后,形成对科创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判断。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很多研究,包括对它们替代性和互补性的相互影响,如何叠加,这里面既有理论问题也有数据问题,在现有的基础上,都是可以解决的。

第三个问题,如果把模型进一步推向深入,更复杂的问题就在于科创企业的经营方式。因为科创企业的经营方式对它的成功会有很大影响,有些是家族式企业,有些引入专业团队,所以科创企业初期的运行方式会影响未来风险,也影响人力资本作用发挥。如何把科创企业经营方式和人力资本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又与个体人力资本定价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及其未来的价格是相关的。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对于科创企业,只要有了这样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就可以进行个体定价,也可以进行团队定价,对科创企业人力资本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科学的评估。评估完之后,另外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如何把人力资本的价值和这个项目技术本身的价值进行叠加,也就是说传统的做法只是对这个项目进行估价,没有把人力资本的价值叠加进去。这两者的相加也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需要要充分考虑项目和人,就像我们说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如何结合的关系。这些技术问题一旦解决,对科创团队定价可以做到科学化,但是精准化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做到科学化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基础,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这样的理论核心,对于一个具体的科创企业,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进行相应的调整,只要这个理论模型是科学的,不断的使它的各种参数精准化,就能够使科创企业估价更准确,更科学,也能够减少金融机构对于科创企业投入的风险。

第四个问题就是将科创企业的人力资本定价和技术本身的定价结合起来,会对科创企业未来的风险价值有更科学更客观的评估,这是从小的方面来看。从大的方面来看,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又大力推进人力资本产业,要真正在经济实现更多更精准层面的数字化,一定要做到人力资本的数字化。所以从大的角度来看,当我们能够把个人,把一个企业人力资本做到数字化以后,或者从定价角度进行研究和开发,事实上也是对整个经济数字化的贡献,并且人力资本数字化也能推动物质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传统上将数字经济看作平台经济,但实际上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是十分广泛的,人力资本的数字化会使得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大大推进。

刚才维国局长讲的对整个科创金融定价系统的各个方面,保险、政策,包含的系统的论述来看,可行性、可信性是非常好的,只要我们在技术上做到两个方面,第一是要真正建立在理论基础上面,无论是人力资本理论,还是宏观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有了这个理论基础,我们的基本模型就可以拿到国内外任何地方去接受检验,这样才有了根,由此产生的结果才会被得到认可。因此从个体到团队形成的定价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模型这一部分,一定要作很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个理论研究,不仅是说创造出的模型,或者说创造出的软件,还需要在国际国内的学术杂志去发表,让大家认可。第二是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把它应用到各个具体的、需要评估的各项企业。从研究到开发,就像从设计到工艺,其实是有很大距离的,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开发的环节,从理论到对企业进行具体的评估和认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在做基础理论的研究,从理论到开发牵涉到很多数据的采集、测试和调整,我们团队都可以参与到济南这样开创性的工作中。

最后希望像维国局长说的一样,能够真正把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系统的、有根的、科学的建立起来,真正往前推进,为未来国家的经济、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